2025年8月12日 新华纵横(成品)_比赛_辽宁芭蕾舞团_梁钰祥

栏目分类2025年8月12日 新华纵横(成品)_比赛_辽宁芭蕾舞团_梁钰祥

你的位置:ag超玩会一日游季后赛 > 新闻动态 >

2025年8月12日 新华纵横(成品)_比赛_辽宁芭蕾舞团_梁钰祥
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7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
节目导视:

【标题】活力人生 精彩绽放

【同期】梁钰祥

我是梁钰祥,周围圈里的人都叫我梁伯,(我)今年71岁了。滑板是时髦的,但是它风险系数很高的。那么我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短板在哪里。

【同期】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学生 陈漫庭

我希望能够在比赛当中认识一些国际上的和其他院校的一些学生,互相取长补短。

【同期】航空总医院感染疾病科主治医师、医学硕士 胡月

我之前体重有160(斤),跑步有两年多了吧,目前体重下降到130(斤)。养成了早起早睡这种良好的习惯。

【同期】学生 戴琪涵

我就在这里上学,平时就和同学一起在这里做运动。妈妈陪我一起在这里打排球,我玩得很开心。

展开剩余92%

【小标题】“70岁正是拼的年龄”——硬核大爷的世运之约

【解说】71岁的梁钰祥,是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的火炬手。他是达喀尔拉力赛最年长的中国完赛车手,也是玩滑板的“运动潮爷”。

【字幕】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直播画面

【同期】梁钰祥

心里面升腾的这种自豪感、这种激情,我感觉比火苗的温度还高。

【同期】梁钰祥

我是梁钰祥,周围圈里的人都叫我梁伯,(我)今年71岁了。滑板是时髦的,但是它风险系数很高的。那么我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短板在哪里,我的灵活(性),我的平衡力,这些都是我不如年轻人的地方。在动作里面我就会去选一些动作,比较符合我的长处和短处的,我不会盲目地去驾驭一些看起来简单,实际上对我来讲风险很高,对小孩来讲根本没有问题的(动作),这个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。

好多人都跟我讲,梁伯,你好,70岁正是拼的年龄,我感觉好受鼓舞,真的。人不要被自己的年龄所限制,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。

【解说】梁伯在65岁时,成为达喀尔拉力赛最年长的完赛车手。

【同期】梁钰祥

表面上看起来,我们好像看见赛车都是非常勇猛的,好像是咬着牙在狠命干,实际上不是。我们对自己起码的要求是发八成力。在很宽阔的路上,没有边界的路上,我们的车实际上可以跑到200(公里时速),这个时候我要把自己控制好,我只能跑160(公里/小时)、170(公里/小时),这样的话我的安全系数就会很高。

我想赛车带给我最多的就是激情和理性,要自己对自己有一个约束。

赛车会出问题,领航会出问题,我也会出问题,那么出了问题怎么办?我们可以躺下,但是不能躺平。

人不管是活多少岁,就像一本书一样,不是越厚越好,关键是这本书的内容精不精彩。我们就争取把每个篇章都搞精彩。

【解说】成都世运会从开幕式到比赛,再到“世运空间”展示,精彩纷呈。

【同期】梁钰祥

我感觉好多项目都是没听说过的,但它让我们开拓眼界。这种东西(项目)还有世界性的比赛吗?一些没有列入奥运(会)的其他的体育项目会在世运会里面。它真的是无限。那么从成都来讲,运动无限,雪山下的公园城市、烟火里的幸福成都,欢迎全世界所有的朋友来我们成都做客。成都是一个包容的(城市),像我们的火锅一样,什么样的东西都是可以放进去的,而且出来了以后都会变成好味道。

【小标题】中外400余名舞者沈阳竞技 享受“足尖”快乐

【解说】辽宁(沈阳)芭蕾舞比赛8日晚在沈阳开幕。为期7天的比赛中,来自美国、俄罗斯、法国、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的400多名选手将展开“足尖”上的角逐。

8月10日午后,古典芭蕾半决赛在沈阳辽宁大剧院举行,舞台上选手伴随着音乐在尽情起舞,舞台外,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者在逛街、交朋友。

【同期】俄罗斯籍参赛选手 叶莲娜·斯温科

(我)第一次来沈阳。我非常期待这一次行程,希望能(在比赛之余),来得及去看历史名迹和比较有特色的地方。

【同期】俄罗斯籍参赛选手 德米特里·斯米列夫斯基

我是第一次来沈阳,但是在这之前我已经来过中国6次了。我去过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这些城市。我非常期待在这次比赛之后,有机会可以探访沈阳这座古老的城市。

【同期】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学生 葛美含

这次到沈阳参加比赛,也希望能够提升自己,然后锻炼(展现)出自己最好的一面。多看看别的明星(如何)跳的,然后来提升自己。

【同期】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芭蕾舞蹈学校学生 陈漫庭

我希望能够在比赛当中认识一些国际上的和其他院校的一些学生,互相取长补短。

【解说】赛事以交流和发展为主题,设专业组及非专业组比赛,选手比赛之余还可以上芭蕾大师课。

【同期】辽宁(沈阳)芭蕾舞比赛艺委会执行主席 赵一飞

(我们)首先是希望给青年舞者提供一个展示、交流的平台,共同促进芭蕾艺术的国际化发展,其次是想给世界一个看到辽宁的契机。

【同期】辽宁(沈阳)芭蕾舞比赛专业组评委会主席 肖苏华

我们要跟世界交流。我们要看到世界,也希望世界看到我们。所以我们就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国际交流,互相学习、互相促进,办了这次国际芭蕾舞比赛。

【解说】比赛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、辽宁广播电视台主办。

【小标题】当医者爱上奔跑:见证“生命守护者”的健康密码

【现场】新华社记者 刘潇

可以,来吧,入队吧。

这个速度会有点儿快。

您好,我是新华社记者。

【解说】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,我邂逅了一个特殊的跑团。

【同期】北京医师跑团成员

我来自北京医师跑团。

北京医师跑团。

【同期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 段伟东

我是来自于解放军总医院。

【同期】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 王龙

北京协和医院。

【同期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任芳萍

北京世纪坛医院。

【同期】航空总医院感染疾病科主治医师、医学硕士 胡月

航空总医院。

【同期】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儿早中心主任、北京医师跑团副团长 张鹏

密云区妇幼保健院的。

【现场】

最外边11个人,你们这11个人可以随便,想怎么跑怎么跑。

【字幕】北京医师跑团是由北京市各大医院医务人员组成的专业跑团,成立于2015年11月8日。该跑团以马拉松赛事医疗保障和健康科普为核心,累计救治跑友超8000人次。多次开展健康公益路跑活动,推动科学跑步理念。

【解说】他们是坚持奔跑的医生,也是医术顶尖的跑者。

【同期】北京医师跑团成员

(记者:月跑量能达到多少?)

目标吧,就是平均每个月能达到200(公里)。

最近是200(公里)以上。

一个月大概200到300(公里)左右。

【解说】我惊讶于他们的跑量,更好奇,在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之余,他们是如何挤出时间坚持跑步的?

【同期】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儿早中心主任、北京医师跑团副团长 张鹏

我跑步的话就是早晚跑。

【同期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任芳萍

我有时候就直接跑到单位去,我们家到单位是17公里。

【同期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 段伟东

无论春夏秋冬,我就定一个闹钟,定到4点40,5点钟开始跑,跑一个小时回来,洗漱以后(去上班)。

【同期】航空总医院感染疾病科主治医师、医学硕士 胡月

也要尽量保证自己的精力,保障医疗安全。

【解说】跑步不仅是他们的运动方式,更是对抗疲劳、缓解压力的法宝。

【现场】

我们团里“破3”(用时少于3小时完成马拉松)的前几位就有他一个。

2小时59分,也是刚破。

【同期】北京协和医学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 王龙

我们完成一场全马最少3个小时。有充足的体能的保障情况下,你在手术台上就不会慌,我不管是10个小时、20个小时,我站下来是没有问题的。

【同期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任芳萍

我要是今天早上跑步了,我今天上班的这一天的精神都会比较好,中午哪怕不休息,我下午都会很精神地去工作。我以前睡觉也不太好,跑步之后晚上睡得也香了,入睡也快了。

【同期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 段伟东

我们会碰到很多全国各地送来的(病情)非常复杂的胆道病(人),又想办法怎么来克服它。一旦克服一个小目标以后,慢慢你就有一个大目标了,这跟跑马拉松的过程是一样的。你先跑5公里、10公里,能克服了,再复杂的,慢慢就可以(克服)。

【同期】航空总医院感染疾病科主治医师、医学硕士 胡月

我之前体重有160(斤),跑步有两年多了吧,目前体重下降到130(斤)。养成了早起早睡这种良好的习惯。

【同期】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儿早中心主任、北京医师跑团副团长 张鹏

我现在140斤,当时(跑步以前)180(斤),减了40斤,(跑步使我)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更多的疑难的问题。很多胖的孩子经过我们的一些鼓励以后,他慢慢也学会了运动。

【解说】当救死扶伤的使命与自我健康的珍视被同等看待时,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便有了更坚实的依托。

【同期】北京市仁和医院影像科放射技师 曾伦鹏

(记者:当初为什么要跑步?)

找点爱好。

【同期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TITB科学研究中心工程师 何权

跑步的话就是来放松一下。

【同期】航空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汪春晖

跑步可以让我们多巴胺释放更多。

【同期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 王继涛

体重会下降,然后体脂率也会下降。

【同期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神经介入中心副主任医师 桂月江

当你热爱一件事情,怎么着都会挤出时间来的。

【同期】北京市上地医院院部副主任护师 张健

跑10公里对我来说有点儿难,但是跟着大家一起就变得简单了。

【同期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 穆思聪

爱运动的人也一定爱生活、爱工作。

【同期】民航总医院骨科主管护师 黄云窦

可以把(用)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跑道上的跑友,医护的意义扩大化了。

【字幕】以奔跑守护健康,让每一步都成为希望之光。

【小标题】山东郓城:让孩子在暑期动起来

【解说】在山东省郓城县,亲子运动成为众多体育场馆中的一道风景。8月8日上午,郓城县英才学校的体育场馆热闹非凡,众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,开展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体育运动。

【同期】学生 戴琪涵

我就在这里上学,平时就和同学一起在这里做运动。妈妈陪我一起在这里打排球,我玩得很开心。

【同期】家长 曹淑慧

带着孩子来运动运动,打打排球,才发现孩子这么喜欢运动。我也跟着学了几招,打算以后每周都带她来锻炼锻炼。

【解说】为了让亲子家庭获得更好的运动体验,郓城县教体局组织专业体育老师现场指导。他们用专业的体育知识,带领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,让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
【同期】家长 苑佳茹

学校可以给我们免费提供一个空调开放的场所,并且教练也是帮孩子免费指导,感觉孩子可以锻炼身体,并且我们感觉特别方便,便于我们家长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。

统筹:李杰 王健 李佳琳

编辑:朱一南

配音:王帅龙

包装:夏勇

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

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

发布于:北京市